公元208年的冬天,长江水面上吹来的风格外寒冷。曹操率领着号称八十万的大军南下,一路势如破竹,想要一举统一天下。
这时候的孙权和刘备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,他们任何一方单独面对曹操,几乎都没有胜算。
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有一个人站了出来,力主两家联合抗曹。
这个人不是别人,正是东吴的鲁肃。
很多人一提到赤壁之战,第一反应就是周瑜指挥的火攻多么厉害,或者是《三国演义》里诸葛亮借东风的传奇故事。
但实际上,如果没有鲁肃最早提出并极力推动孙刘联盟,后面的一切根本就不会发生。
当时曹操大军压境,东吴内部乱成一团。以张昭为首的一批文官都主张投降,觉得打不过曹操。但鲁肃坚决反对,他私下找到孙权,分析利害关系。
展开剩余88%鲁肃对孙权说,我们这些人投降了,好歹还能混个小官做做,您要是投降了,曹操会怎么对待您呢?一句话点醒了孙权,让他下定决心抵抗。
紧接着,鲁肃又主动请缨,亲自去找刘备谈联合的事情。
那时候刘备刚吃了败仗,正在逃难,鲁肃在当阳长坂坡追上刘备,提出了联合抗曹的建议,这正中了刘备的下怀。
可以说,在赤壁之战还没开打之前,鲁肃就已经为这场战役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,孙刘联盟。
周瑜的真正角色
说到这里,可能有人要问了,那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?当然很重要,但可能和很多人想的不太一样。周瑜确实是前线总指挥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
当孙权决定抗战后,就任命周瑜为大都督,程普为副都督,率领三万水军联合刘备的一万多军队,一起对抗曹操。
周瑜的军事才能确实出色,他准确地判断出曹军虽然人多,但有很多弱点:北方士兵不习惯水战、军队里瘟疫流行、长途远征后勤困难。
周瑜采纳了老将黄盖提出的火攻计策。
黄盖发现曹军把战船首尾相连,就建议用火船攻击。于是就有了那个著名的诈降计,黄盖假装投降曹操,带着几十艘装满干草和油的小船冲向曹军船队,点起大火。
那天恰好刮起东南风,火借风势,很快就把曹军的船队烧了个精光。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火烧赤壁”。
周瑜作为统帅,能够果断采纳这个计策并成功实施,确实功不可没。但我们要知道,周瑜是在鲁肃搭建好的舞台上施展才华的。
如果没有鲁肃促成的孙刘联盟,周瑜根本不可能有这三万多的兵力去对抗曹操;甚至可能孙权早就投降了,东吴根本不会参战。
被神话的诸葛亮
《三国演义》把诸葛亮塑造成了赤壁之战的神机军师,什么草船借箭、借东风、智激周瑜,故事非常精彩。
但,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实际作用远远没有小说里说的那么神奇。诸葛亮当时确实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作为刘备的使者去东吴劝说孙权联合抗曹。
他见到孙权后,详细分析了曹军的弱点和自己一方的优势,增强了孙权抗战的信心。
这个贡献是实实在在的,但也就是如此了。
正史《三国志》中根本没有记载“草船借箭”、“借东风”这些神奇事件。
这些其实是小说家为了突出诸葛亮智慧而编造的情节。
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,在赤壁之战期间主要负责外交联络和后勤工作,并没有直接参与前线指挥。甚至有些历史学家认为,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可能还不如刘备手下的关羽、张飞这些将领实在,至少关羽还率领了一万水军参战。
所以当我们谈论赤壁之战的功臣时,一定要分清历史和文学的区别。
诸葛亮是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,但他在赤壁之战中的贡献被《三国演义》过分夸大了。
真正的幕后英雄
现在让我们回到这篇文章的核心,为什么说鲁肃才是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?
在曹操大军南下的危急关头,是鲁肃第一个看出了只有孙刘联合才能生存下去。
他不仅这么想,还立即付诸行动,亲自去促成这个联盟。
要知道在当时,孙权和刘备之间并没有什么信任基础,甚至还有利益冲突。
鲁肃能够说服双方放下成见共同抗敌,这需要极高的外交手腕和政治智慧。
鲁肃对三国格局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。早在见到孙权之初,他就提出了著名的“榻上策”,认为汉室已经不可复兴,曹操一时半会儿也除不掉,建议孙权先巩固江东,然后找机会夺取荆州,进而图取天下。
这个战略规划实际上为东吴后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在赤壁之战后,又是鲁肃从战略大局出发,建议孙权把荆州“借”给刘备,从而维持孙刘联盟共同对抗曹操。
虽然这个决定后来引起很多争议,但在当时的情况下,确实让曹操不敢轻易南下。
鲁肃的贡献往往被后人忽视。
《三国演义》为了突出诸葛亮和周瑜,把鲁肃描写成一个老实无能的老好人,这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。
真正的鲁肃是个文武全才,不仅深谋远虑,而且勇猛过人。年轻时就能骑射击剑,聚集青年练兵讲武。
后来成为东吴重臣,既能在朝堂上运筹帷幄,也能带兵打仗。
周瑜临死前还特意向孙权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位置,说“鲁肃智略足任,乞以代瑜”。
如何评价赤壁之功
赤壁之战已经过去一千八百多年了,但关于谁功劳最大的争论一直没停过。其实这种争论本身可能就有点问题,因为一场大战的胜利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功劳。
周瑜的指挥、黄盖的火攻、孙权的决策、刘备的参与,甚至普通士兵的勇敢,都是不可或缺的。
但如果我们非要找出一个最关键的人物,那么鲁肃确实有很强的竞争力。
历史学家们经过考证认为,赤壁之战能够发生,最重要的就是孙刘联盟的形成。而鲁肃正是这个联盟的主要缔造者。
如果没有联盟,孙权可能就投降了;如果没有联盟,刘备可能就被消灭了;如果没有联盟,周瑜再会打仗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鲁肃的贡献属于那种“看不见的贡献”,不像战场上的厮杀那么直观,但却更为根本和重要。
赤壁之战后,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。
曹操退回北方,终身未能统一中国;孙权巩固了江东基业;刘备则获得了喘息之机,后来取得荆州、益州,建立了蜀汉政权。
所以,在任何时候,不要小瞧一个配角的力量。
发布于:江西省